近年来,大丰区立足资源禀赋多向发力,做强农业产业,增加农户收入,打造美丽乡村,让农业发展有势头,群众致富有奔头,蹚出了一条富民增收之道。
草庙镇圩东村里共有200家农户在家前屋后栽植梨树近万株,预计每户每年可增加庭院经济收入6000元,合作社每年可增加服务积累收入25万元。该村扩展“林下经济”效应,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,“梨园鸡”以梨园中的青草、树叶和昆虫为食,不仅能帮助梨园除草、除虫,还大大提高了梨的品质。梨园的优质环境也让这些“梨园鸡”肉质鲜美、营养丰富,深受市场欢迎,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。在另一边的果树下,不少地块上覆盖着厚厚的秸秆,扒开秸秆里面露出一串串雪白的菌丝。昔日被视为废弃物的秸秆,如今在圩东村却“逆袭”成了种植赤松茸的基料,这些菌丝到第二年3月份即可成长为大家熟知的赤松茸,在庭院生态种植赤松茸菌菇,亩均增收1.2万元。全村特色产业产值突破2500万元,村集体收入达128万元,入选“全国欠发达地区村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案例”,建成全国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。
西团镇众心村蔬菜田地甘蓝亩产8000斤左右,每斤售价0.4元,预计这块土地能出售8万块钱,甘蓝丰收不仅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,也为众心村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近年来,该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,大力发展特色农业,通过引进甘蓝等高效益、高市场需求的作物品种,不仅丰富了农产品的种类,还有效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。像这样的农业产业还有很多,在绿野新中现代农业园区,是全市连栋大棚成片面积最大的镇级农业园区。西团镇充分利用园区设施优势,种植优质精品葡萄2000亩、车厘子1.2万株、梨树1万棵,园区亩均效益超10万元。新中村也依托园区,从原来的区经济薄弱村发展到村集体积累过百万元村。
大中街道同德村“快乐制花”手工加工点,昔日闲置的劳动力如今在手工经济的带动下焕发新的活力。帽花、鞋花发放到周边20个村民小组,再由村民小组发放到各家各户,不影响照顾老人小孩,很受大家欢迎。村里通过“党建引领+家庭工坊”的模式,和飞虹家纺、恒丰海绵厂开展合作,未来将以“快乐制花”为龙头,与义乌小商品市场对接,进一步做大做强手工经济。
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,大丰区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“三农”工作的中心任务,因地制宜发展手工经济、特色经济、庭院经济、辅房经济、劳务经济和农旅经济等6种增收模式,千方百计让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。未来,大丰区将持续挖掘发展“金点子”,铺就富民“好路子”,让老百姓的生活红红火火,让乡村全面振兴的愿景加速成为现实。